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

中醫春季養生

中醫養生講究時令節氣,不同季節有不同的養生方式。 《素問寶命全形論》:人以天地之氣生,四時之法成。人必須順應四時陰陽的變化規律,在飲食及作息上做出不同的調整,才能與外在環境協調平衡,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。

這正是《靈樞歲露論》中所謂:人與天地相參也,與日月相應也。明代醫家張景岳春應肝而養生,夏應心而養長,長夏應脾而養化,秋應肺而養收,冬應腎而養藏。明人體五臟也需適應四變化,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。

養生要順應四時
春為四時之首,萬象更新之始,立春以後,天地陽氣開始升發,萬物復甦。天人相應,此時人體的陽氣也向上向外疏發。然而春乍暖還寒,氣候不穩且多變,應注意防風禦寒保護陽氣,避免陽氣之耗損。

春屬木,與肝相應。春天是肝旺之時,疏泄,木喜條達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、萬物始生的特點,保持心情愉悅,少發脾氣、避免暴怒。找個天氣不錯、陽光融和的日子出外踏青、接近自然,四處走動不僅可舒筋活絡、以暢生氣,還能增進親友情感,是個使身心更健康的養生重點。

《黃帝內經》提出“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”的原則,故春天在飲食方面,宜適當多吃些能溫補陽氣的食物。此外,春天肝木生發很容易發生肝氣過旺,肝木剋脾土的情形,妨礙脾胃正常消化吸收的功能在中醫,甘味食物能補益脾胃之氣,而酸味入肝,其性收斂,酸補肝,但是補的是肝陰多吃不利於春天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。順應天時,則該補肝陽而非肝陰,所以說春天的飲食原是多甘少酸不過,中醫裡所說的甘味和甜味不完全相同,不僅指食物口感微甜,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。像紅棗和山藥就是很好的食物,不僅補脾益氣,還可以提高免疫力。

春季養生 藥膳茶飲
1. 山藥子粥
材料:山藥、芡實30,白60,韭菜子10(研細末)
法:先用適量淨水,將白米置入鍋中先以文火煮。山藥洗淨削皮,切成薄片。待白米快煮熟前,再將山藥、芡實與白米混合熬煮成粥,再加入韭子末攪均。
功效:此粥能補脾腎,益氣血,補虛勞,壯腎陽,久服延年益壽。脾腎陽虛腹瀉、遺精、陽萎、早瀉、腰痠四肢乏力者可常食。

韭菜小檔案
韭菜別名起陽草,在養陽補肝食物中,韭菜堪稱第一。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“韭葉熱根溫,功用相同,生則辛而散血,熟則甘而補中,乃肝之菜也。”韭菜,雖然四季常青,終年供人食用,但以春天吃最好,韭菜性溫,能助肝陽升發,但胃虛有熱、火氣大、長痘瘡者,不宜食用。

2. 春天養生
材料:黃耆二錢、紅棗一錢、白朮一錢、甘草一錢、枸杞子一錢
法:將以上材料用淨水煎煮後即可飲用,代茶飲
功效:白朮、甘草、黃耆紅棗能補中益氣枸杞子養肝明目。適合沒感冒時,想增強免疫力時喝喔

3.養肝青蔬瘦肉粥
材料:波菜50、芹菜30、製首烏30,豬瘦肉末50,白米100,鹽及調味料各適量。
法:將製首烏洗凈先以淨水熬煮,取出藥渣,備用。將波菜及芹菜洗凈,取芹菜葉柄及莖,細切成粗末狀,待用。,波菜切成適當大小。將白米淘洗乾淨,放入砂鍋,加入適量首烏湯,大火煮沸,加瘦肉末後改用小火煨煮50分鐘,調入芹菜末及波菜,拌和均勻,繼續用小火煨煮1-2分鐘,粥成時加入適量鹽及調味料,拌勻即成。
功效:滋養肝腎、平肝降脂。

春季養生保健順應春令,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,保持心情愉快,多笑少怒,伸展筋骨,調暢氣機。注意天氣變化,避風保暖,都是春季養生要點。在飲食上應少吃酸食,多吃甘味之品,如紅棗、波菜青蔥、胡蘿蔔、山藥等新鮮蔬果。燒烤油炸等易肝火之,不宜多食。一年之計在於春,就在春季,為新的一年的健康來打底吧。


本文刊登於201303月號《媽咪寶貝》雜誌

2013年6月15日 星期六

孩子胃口差,中醫有撇步

每到吃飯時間,心愛的寶貝總是沒胃口,不但用餐時間長,甚至出現追著孩子餵,好像在打仗的狀況。還常因吃飯弄得親子關係緊張,媽媽生氣,小孩委屈。孩子如果長期正餐沒有好好吃,長期下來,飲食失衡、營養不調,容易變成氣色差,個子瘦小,免疫力差,甚至身高體重與同齡孩童相差懸殊。

雖然說人有高矮胖瘦,每個孩子的成長曲線也不盡相同,但看到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的感受總是心疼,想要改善孩子胃口不好、食慾不振的情況,可以怎麼辦?

2大指標 先觀察孩子的飲食狀況
首先請媽咪先檢視孩子是否有下列情形:
一、飯前是否剛吃過其他食物?
二、兩餐之間是不是吃了零食?
若有任一答案是肯定的,那麼從現在開始請讓孩子用餐定時定量,並不吃零食。若並沒有以上情形,通常食慾不振多數的原因是脾胃失調,但感冒或某些慢性疾病也同樣會引起食慾不振,有必要先給醫師診療作出區別。

中醫認為小兒時期「脾常不足」,脾胃功能較薄弱,消化及吸收功能較差。再加上小兒飲食不能自調,食物不知飢飽,有些家長過於溺愛,恣意投其所好,養成孩子偏食習慣,如油炸、燒烤之品、甜食、冷飲。另外有些過於忙碌或家裡做生意的父母,讓小孩進食不定時,作息紊亂,以上都會導致脾失健運,胃不思納,脾胃失調的情況。在了解孩子食慾不振的原因後,接下來醫師跟媽咪分享幾樣在家可以自己做的藥膳茶飲與穴道按摩,再也不用束手無策了!

藥膳茶飲 調整脾胃
1.      四神排骨湯
材料:適量排骨,淮山五錢、苡仁五錢、茯苓五錢、芡、蓮子五錢、黨參三錢,可加入一片當歸更香喔!
法:將上述藥材與燙過的排骨加水蓋過,一起放入電鍋中悶燉至全熟,再加少許鹽調味。
功效:方中黨參、淮山、蓮子、芡實健脾益氣;苡仁、茯苓、健脾燥濕;適合脾虛有濕的人經常服用。

2. 運脾消化飲
材料:麥芽二錢、神麴二錢、山楂二錢、陳皮一錢、白朮一錢、黃耆二錢。
法:將以上六味材料用淨水煎煮後即可飲用,一日三服。
功效:白朮、黃耆功能補中益氣,麥芽、神麴、山楂、陳皮能運脾消食,助消化。適合消化不良的時候服用。

3.      山藥胡蘿蔔粥
材料:山藥適量,胡蘿蔔適量,適量排骨,白米兩杯
法:先將排骨燙後熬為湯底,加入上述材料及白米熬煮成粥,最後加入少許鹽調味,即可食用。
沒有藥味,適合脾胃虛弱型的孩子常常吃喔!

穴位按摩 健脾強胃
刺激穴位可使氣機調暢,促進腸胃機能。以下介紹我經常使用的三個穴道,請家長常常幫家中胃口差的孩子按摩:
中脘穴」:仰臥,在臍上正中四寸取之
足三里」:在小腿外前側,膝眼下約4指幅,脛骨前緣外開約1橫指距離處,隆起處便是。
太衝」:在足背第一、二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。

按壓穴道,力道宜深而緩慢,藉由按摩的互動也能增加親子之間的親密感,更能促進感情。

《內經》曰:「五穀為養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,氣味合而服之,以補精益氣。」適當的食物對人體就是最好的營養來源,正確的飲食,可使五臟功能旺盛,氣血充實,增強免疫力,反之也會造成體質的偏頗。面臨小孩食慾不振的問題,可以先運用孩子喜歡的食材,烹調其喜愛的口味,再慢慢用心增加其他食物種類。脾為後天之本,後天之本健全,食慾胃口自然沒問題,身體也能夠更健康。

本文刊登於201301月號《媽咪寶貝》雜誌